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品种介绍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品种介绍 >

推广畜禽良种 促进农民增收

原发表日期:2011-04-01来源: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作者: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

原发表日期:2011-04-01

来源: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

作者: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

 

  2011年3月29 日 ,由全国畜牧总站、安徽省畜牧兽医局主办,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、绩溪县人民政府承办的“ 2011 年农业部为农民办实事 - 送良种 惠百姓 - 系列活动暨安徽省畜禽良种资源推广年活动启动仪式”在安徽省绩溪县举行。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宫桂芬出席启动仪式,并给当地养殖农户做专题培训。

  由全国畜牧总站承担的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活动是 2011 年农业部为农民办 29 件实事之一。从 3 月开始,全国畜牧总站将组织省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、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和相关科研单位、育种企业,向全国 10 多个省区的养殖户提供畜禽良种,同时组织开展科技下乡活动,举办优良畜禽饲养技术示范培训。

  安徽省是我国畜禽遗传资源大省,为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,推动畜牧业健康、稳定和持续发展,安徽省畜牧兽医局将 2011 年定为“安徽省畜禽良种资源推广年”。因此,全国畜牧总站将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系列活动的启动仪式选择在安徽与其“良种资源推广年”的启动仪式同期举行。各级领导、专家学者、企业精英、养殖户和新闻媒体代表,共计 500 余人参加了启动仪式。

  活动间隙,本网记者就这个活动的有关情况采访了全国畜牧总站李希荣站长。  

  记者:李站长您好,此次活动的启动仪式简单而隆重,开的非常成功,当地老百姓反响热烈。请您介绍一下为何要开展“送良种,惠百姓”活动,其背景是什么?
  李站长: 2002 年以来,农业部每年坚持为农民办若干实事,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实现粮食连年增产和农民收入加快增加发挥了重要作用。今年,农业部通过深入研究和网上征求意见,决定 2011 年为农民办理 29 件实事。其中,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活动由全国畜牧总站承担。
  良种是推动畜牧业发展最活跃、最重要的生产要素,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效途径。我们选择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作为为农民办实事的主题,就是要以推广畜禽良种和养殖良法为主线,以农民得实惠为目的,深入农村、服务百姓,把优良品种送到农民手中,把科学技术带进养殖场户,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、让农民得到实惠。同时加强地方畜禽品种和自主培育品种的推广应用,提高畜禽良种普及率,加快品种改良步伐,推动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。
  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活动被列为农业部 2011 年为农民办理的 29 件实事之一,交给我站承担,这体现了部领导对总站的信任,是总站的光荣。为此,总站领导班子高度重视,把办实事活动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,作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,作为转变工作作风、抓好工作落实的实际行动,我们将精心谋划、扎实推进,以公仆之心、务实之风,把好事办好、实事办实。切实做到有承诺、有督查、有反馈、有结果、有成效,做到让农民满意、得到实惠,树立畜牧部门为民务实的良好形象。

  记者:全国畜牧总站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和形式做好这项活动,真正为农民办好事,解难事?
  李站长: “送良种 惠百姓”活动由全国畜牧总站主办,将联合相关省区的畜牧站,比如今天的启动仪式联合了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,后面将陆续联合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吉林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广西、新疆等单位共同完成,并组织国内育种企业和保种单位自愿参加。
 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一是选择一批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的畜禽新品种(配套系)提供给养殖户,提高养殖效益,增加收益。
  二是组织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向养殖户赠送地方畜禽良种,扩大地方品种的养殖面,推动地方品种的开发利用。
  三是组织育种企业与养殖户对接,赠送、推广国内外优良畜禽品种,提高良种普及率,推动畜禽改良步伐。
  四是组织开展优良畜禽饲养技术示范培训,免费赠送畜禽养殖科普书籍、小册子、挂图和明白纸等宣传资料,指导科学饲养。

  记者:所选送的良种是如何确定的?
  李站长: 系列活动将选择 16 个畜禽良种向养殖户赠送、推广。这 16 个品种分为三类:
  一是近年来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审定、我国自主培育的畜禽新品种、配套系,如:北京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培育的京红 1 号蛋鸡配套系;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培育的皖系长毛兔;江苏省苏太猪集团培育的苏太猪等。
  二是地方畜禽品种,如:皖南黑猪、陆川猪和固始鸡等。
  三是引进品种,如海兰褐蛋鸡和意蜂等。

  记者:通过“送良种,惠百姓”活动,将为百姓带来什么实惠?
  
李站长: 我们计划从今天开始,陆续向 10 个省区赠送、推广 16 个畜禽良种,其中,赠送种鸡 10 万羽、猪种 2000 头、种兔 2000 只、种鸭 1000 只、蜂王 1000 只,培训养殖户 2 万人次,赠送科技书籍、养殖手册、宣传单和明白纸 10 万册(份),直接受益的养殖场、户 2.5 万个,示范带动 10 万个场、户。其中,赠送的良种价值超过 200 万元,预计为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约 2000 万元。
  在今天在启动仪式上,我们组织相关单位向绩溪县的养殖农户赠送皖南黑猪、京红蛋鸡、五华鸡、皖系长毛兔、意蜂 5 个优良品种,共计 2 万多只(头)种畜禽,这些品种具有生产性能高、适应性强等特点,对于优化品种结构、提高生产水平、改善产品质量、增加农民收入将发挥重要作用。启动仪式结束后,我们还集中开展了相关畜禽良种的饲养技术培训,并送组织科技小分队奔赴周边养殖场户,现场指导饲养技术和产业政策引导。

  记者:借此机会,请李站长介绍一下当前我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的情况,如:品种改良,畜禽资源保护,技术推广与体系建设。存在哪些问题?
  李站长: 首先我认为我国在这些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。进入新世纪以来,各级政府和企业加大了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投入,加快了畜牧业的良种化进程,改善了畜牧业生产的基础条件,提高了畜禽养殖效益,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、粮食转化增值和农民收入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   一是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初步形成。 1998-2010 年,中央和地方先后投入资金 50 多亿元,种畜禽企业也投入大量资金,用于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。 2009 年全国种畜禽场数量达到 1.2 万个,比 2000 年增长近一倍;出栏种畜、种禽分别比 2000 年增长 30% 和 70% 。目前,以原种场和资源场为核心,扩繁场、改良站为支撑,以质量检测中心为保障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框架已经形成,为加快畜禽品种改良,提高畜产品质量和数量,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。
  二是畜禽生产水平 明显提升。通过原种场、扩繁场的建设,提高了畜禽良种供应数量和质量,加大了畜禽良种普及和推广力度,提升了畜禽生产水平,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。
   三是畜禽品种资源 保护和利用得到加强。农业部先后两次公布了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,组织开展建国以来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,基本摸清了我国畜禽品种资源家底。本着 “ 重点保护、分散开发 ” 的原则,重点建设地方猪、牛、羊、鸡等主要畜禽品种资源场 165 个,同时建立了家畜家禽基因库,完善了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,促进了地方珍稀畜禽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,既较好地保护畜禽品种资源,又向社会提供大量优良种畜禽。
   四是自主 育种取得新突破。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,企业逐渐成为畜禽新品种培育的主体,育种资金投入不断增加,自主培育了一大批生产性能优良、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新品种和配套系,苏太猪、京红蛋鸡、夏南牛等 86 多个新品种、配套系通过了农业部审定。这些品种具有适应性强、肉质风味好等特点,在提高我国畜禽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上发挥了积极作用,减少了对国外引进品种的依赖,加快了畜禽良种国产化进程。
   五是种畜禽质量评定和监督体系建设 取得积极进展。为客观公正评价种畜禽质量, 1998 年以来国家投资建设了一批公正、权威的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项目,包括猪、家禽、奶牛、羊等重点种畜禽,其中部分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取得国家检测资质认证。同时,一些有条件的种畜禽生产经营企业还建立了自己的质量测定体系。这些质量检测中心和测定体系的建立,对加强种畜禽及其胚胎冻精质量监督,推动全国种畜联合育种、种猪拍卖、奶牛后裔测定工作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。
   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,尽管我国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,但与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,主要表现为:
   一是优良种畜禽对外依存度高。种畜禽生产企业数量多、规模小,缺乏育种激励机制,自主创新能力低,畜牧生产中使用的大部分良种仍依赖国外引进。
   二是良种“育、繁、推”脱节。产学研联系松散,各环节缺乏有效利益联结机制。基层畜禽良种推广能力较弱,一些地方把改良简单理解为“改洋”,部分自主培育品种与市场需求脱节。
   三是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压力大。受资金和技术等因素影响,部分品种资源得不到有效保护,个别地区畜禽品种改良思路不清,盲目杂交,导致一些优良地方品种资源流失。
   四是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管薄弱。种畜禽质量标准滞后、监测手段落后,管理队伍薄弱,执法不严、违法不究的现象还较突出,伪劣畜禽良种坑农害农的现象还屡有发生。尽快解决这些问题,已成为“十二五”加快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的主要任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