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详情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品种介绍 >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科普 > 品种介绍 >

长相奇特数量稀少 每公斤曾卖到200元普洱土著瓢鸡面临灭绝

原发表日期:2010-02-22来源:云南网作者:黄兴鸿 杨艾山

原发表日期:2010-02-22

来源:云南网

作者:黄兴鸿 杨艾山

在普洱,有种鸡长相十分奇特??没有尾巴,因长得像葫芦瓢,当地人称这种鸡为瓢鸡。数量稀少的瓢鸡,肉质鲜美,一度可以卖到200元钱一公斤,但是现在仅存数千只,有灭绝的危险。昨日记者了解到,瓢鸡已被云南省列为濒危畜禽品种保护名录进行保护,镇沅县畜牧站也正在着手就如何保护开发瓢鸡。   发现无尾瓢鸡   据普洱市畜牧局局长刘桂铭介绍,2006年,普洱市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中发现瓢鸡这一新品种,主要分布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,另外,在毗邻的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和墨江哈尼族自治县也有少量分布。当时认定瓢鸡为肉蛋兼用型地方品种,不过当年存栏仅201羽,面临灭绝的可能。   之所以说瓢鸡是一个新品种,因为从外表看,瓢鸡与普通土鸡最大区别就是没有尾巴。据镇沅县畜牧站站长刘文瑜介绍,从解剖来看,瓢鸡与其他鸡相比,无尾椎骨、尾棕骨、尾羽、镰羽、尾脂腺,通俗讲,就是瓢鸡并没有鸡翘。   据介绍,在镇沅,瓢鸡主要分布在田坝乡。70岁的杨春贵老人,家里也养了一些瓢鸡。   起源至今仍是谜   谈起瓢鸡的起源,杨春贵老人连连摇头,只是说他家很早就养瓢鸡了。   而据镇沅县畜牧站站长刘文瑜介绍,许多农户反映,其上辈人饲养的鸡中就有这种鸡,一些老人听上辈人传说,瓢鸡是由山上的野生小团鸡(无主尾羽)与本地家鸡杂交而来的。   据镇沅县志记载:1941年全县养鸡10万余只,其中有少量瓢鸡。“根据该鸡的历史渊源、当地特殊的地理、气候环境推断,瓢鸡的形成可能是该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基因发生变异,形成了无尾的特异体形,这些特异性状在长期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了稳定,不管怎么说,其肯定有一定历史了。” 刘文瑜说。   刘文瑜还告诉记者,他们走访还发现,一些有尾公鸡、母鸡繁殖的后代中,也有部分鸡表现出瓢鸡的体形和外貌特征,而瓢鸡的后代中少量鸡也表现有尾鸡的特征。   曾被视为不吉利   “这种鸡既没有尾巴,又没有‘鸡翘’,样子也不好看,普遍被认为不吉利,稍微长大一只就杀一只。”杨春贵告诉记者,这也是瓢鸡数量一直不大的原因,不过他也表示,瓢鸡肉多骨少,肉质香甜细腻,性情温顺,适应性比较强。   据介绍,在2007年以前,瓢鸡的价格与当地其他土鸡一样,通过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后,瓢鸡的潜在价值被广大农户所认知,养殖瓢鸡的积极性越来越高,瓢鸡数量也不断增长。2007年,镇沅县瓢鸡存栏1086只,价格也一直在上涨,瓢鸡一公斤一度卖到200元钱,比普通土鸡高了好几倍。   田坝乡畜牧站站长梁长安告诉记者,在田坝,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就是通过畜牧业而走上了致富路,滑石板小组的彭志云去年共卖了50多只瓢鸡,仅此一项就轻轻松松赚了1万多元钱。现在,许多农户都开始大量养殖瓢鸡,最多的一户人家,已经养到了100余只。   被列为濒危畜禽   刘文瑜告诉记者,瓢鸡面临灭绝引起了国家农业部、云南省农业厅及普洱市畜牧部门的重视。去年9月15日,被云南省列为濒危畜禽品种保护名录进行保护;2009年11月6日,瓢鸡通过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委员会的鉴定,成为我国一个具有特异性的优良地方鸡种。   受市场经济刺激和政府引导,据2009年12月调查,镇沅的瓢鸡数量已达到了3208只。“总的说来,瓢鸡数量还很少,处于临近灭绝的危险状态,必须进行重点保护。” 刘文瑜表示,保护开发的前提就是,建立扩大原种基础鸡群。   拟建选育扩繁基地   刘文瑜介绍,目前,他们正在着手起草《镇沅县瓢鸡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办法》和《镇沅县瓢鸡保护与发展规划》。   当地的初步设想是,把镇沅县田坝乡、恩乐镇、按板镇3个乡镇划定为镇沅县瓢鸡保种区;镇沅县恩乐镇恩乐村建设1个保种场;确定300户保种区内农户为瓢鸡保种户等。利用1~2年的时间,进行品种选育,提纯复壮,使保种区内的瓢鸡基础群存栏达到1万只左右,可提供核心群种鸡4000只左右;到2015年,能够实施瓢鸡商品化生产。   刘文瑜告诉记者,加强瓢鸡的保种和开发,可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,既能有效地保护瓢鸡这个珍贵禽种,并逐渐形成一个庞大的优良品种体系,又能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支柱产业,最终为农民致富、企业增效、财政增收等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和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